自动化辅修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面向国家需求,着眼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培养具备探测领域的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胜任跨学科沟通协作,在网络和智能时代能够解决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知识应用和问题分析:能够掌握并运用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知识,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识别与表达,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
2. 方案设计/开发:能够针对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开发适当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操作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 工具使用:能够针对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 社会责任:能够评价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 沟通协作: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就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同行进行书面及口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承担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7.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四、辅修专业基础课程和辅修专业核心课程
辅修专业基础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辅修专业核心课程: 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实践。
五、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及学分要求
学习年限:3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分要求:本辅修专业学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至少修满24学分(不含毕业设计),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修满32学分,学校颁发辅修学位证书。
招收要求:辅修专业面向大二学生进行招收,要求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电路电子基础。
六、学年教学进程表
自动化辅修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
开课学期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
学时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习题  | 课外  | |||||
春季  | AS32103  | 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  | 2.0  | 32  | 24  | 8  | 
  | 
  | 
  | 考试  | 
备注  | 
 
  | |||||||||
自动化辅修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
开课学期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
学时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习题  | 课外  | |||||
秋季  | AS32104  | 自动控制理论(1)  | 6.0  | 96  | 58  | 24  | 8  | 6  | 
  | 考试  | 
AS32105  | 自动控制实践(1)  | 5.0  | 80  | 
  | 80  | 
  | 
  | 
  | 考试  | |
春季  | AS32106 AS32107 AS33106  | 自动控制理论(2) 自动控制实践(2) 最优控制基础  | 4.0 5.0 2.0  | 64 80 32  | 44 28 28  | 8 80 4  | 8 
 
  | 4  | 
  | 考试 考试 考查  | 
备注  | 
  | |||||||||
自动化辅修专业第四学年教学进程表
开课 学期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
学时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习题  | 课外  | |||||
春季  | AS34103  | 毕业设计  | 8.0  | 14周  | 
  | 
  | 
  | 
  | 
  | 
 
  | 
备注  | 
  | |||||||||